—— 2025.04.25——
北京医疗保险协会会员大会
暨医院医保管理工作交流会
顺利召开
2025年4月25日,北京医疗保险协会2025年度会员大会暨医院医保管理工作交流会在北京召开。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巡视员马继业,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医疗健康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航天医疗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杜继臣,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戴洪斌,北京市医保局二级巡视员王睿,航天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李继来,航天中心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丁明超,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江滨,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送根等有关领导和学界专家,以及北京医疗保险协会四百余家会员单位、北京市各区医保局的有关领导共计400余人参加会议。北京医疗保险协会会长孙德尧主持会议。
马继业书记首先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指出,2024年,全市医保系统紧扣中心任务,服务大局,以改革为动力,扎实推进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各方主体医保获得感持续增强。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持续深化医保改革、全面强化基金监管、信息化医保便民服务、赋能医药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下一步要聚焦三个方面做好各项工作:一是聚焦前沿,深化研究,全面加强新时代协会能力建设,做好医保研究的主责主业;二是协同创新,凝聚合力,积极发挥医保协会聚才交流,参谋建议,宣传培训和咨询服务的作用;三是立足实践,服务民生,让医保政策更符合群众需求,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获得感。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巡视员
马继业
航天医疗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杜继臣董事长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医保改革对医疗卫生机构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牵引、规范作用。航天医科始终要求下属医院积极承接医保政策创新试点,落实医保政策改革要求。旗下的航天中心医院,在北京市医保局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立足通用技术集团和航天医科的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北京市医疗保险创新试点工作,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为北京市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期待在未来的工作中,能与参会专家同仁加深合作,强化交流,共同推进北京市医保事业再开新局,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可及、系统连续、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航天医疗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杜继臣
航天中心医院李继来书记祝贺大会成功举行并指出,近年来多项医保改革政策的出台,引导医院向注重成本效益、价值医疗、精准医疗方向进行转型发展,支持鼓励医药技术创新,有效减轻群众负担。航天中心医院在医保局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在上级单位的大力扶持下,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是多项政策改革的试验田和策源地,持续为北京市医保政策的改革创新贡献力量。未来希望借助北京医保协会这一广阔平台,加强各医疗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持续深化医保改革落地,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航天中心医院党委书记
李继来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戴洪斌预祝大会圆满成功,他表示,医保关系重大民生,也是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北京市医保部门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推行系列重大医保改革。出台的《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32条》,是全面落实医药创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写照。恒瑞作为中国创新型的药企,身处创新药蓬勃发展的伟大时代,深感使命和责任重大,愿与医保部门、医院初心一致,坚定支持国家改革,致力于解决临床问题,造福患者,满足民生健康需求。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戴洪斌
孙德尧会长报告协会2024年工作及2025年工作安排。2024年,北京医疗保险协会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日常运行平稳有序,培训交流活动更加活跃,科学研究更加聚焦,并顺利举办第二届医院医保管理工作交流会、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三届大会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创新实践分论坛、京津冀药品耗材集采交流会等大型论坛。
2025年协会将不断完善自身建设,继续围绕全市医保中心工作和主要改革任务,搭建好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服务平台,助力首都医保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协会管理、会议交流、课题研究、政策培训等方面持续优化,为广大会员单位提供更有效、更便捷、更精准的医保交流平台。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二级巡视员、北京医疗保险协会会长
孙德尧
李奡秘书长就北京医疗保险协会有关事项做报告说明。一是关于医疗保险协会监事长调整情况的说明。二是关于部分会员单位等级调整情况的说明。协会综合考虑会员单位义务履行情况、单位意愿等因素,调增常务理事单位20家,由常务理事单位调整为理事单位7家,调增理事单位17家。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办公室主任
北京医疗保险协会秘书长
李 奡
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江滨教授以“医保改革实践及治理能力建设”为主题做了精彩演讲。江教授回顾了中国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的改革成果。我国建成全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全民参保、平台统一,初步具备现代化国家的制度体系和技术、信息平台;实现三层两纵保障的保障体系,保障范围、水平逐步提高;带量采购为突破口,三医联动协同,全方位改革逐渐深入;持续强化基金监管,保障基金安全;建立自我突破、自我完善的内在机制。
新时代,需要加强医保治理能力建设:确立医保战略性购买者的角色地位,提升医保统筹层级,提高资源动员能力;引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给予行业适宜市场激励;培养高素质的医保专门人才和职业化医保队伍;加强问题导向,在实践中推进改革发展;运用互联网、大数据、AI等信息化手段赋能医保发展。最终实现医保治理的决策科学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
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江 滨
航天中心医院丁明超院长以“医保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为题介绍了航天中心医院的医保改革经验。医院建立了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绩效牵引为保障的“基金预算-基金监管-DRG管理和质量考核”四位一体医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实现了高效配置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保基金安全的管理目标。医保质量管理促进医疗资源高效利用,服务规模大幅增长,为学科发展奠定基础,促进了医疗质量和临床技能大幅提升。大规模高质量的医疗产出为科研提供有效数据支撑,充实教学内涵,进一步赋能人才培养和技术成果转化,从而反哺医院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临床诊疗质量、效率,提高了医保资金的使用效能,最终形成“医保-效率-质量-科教-人才”协调发展的闭环式推进格局。
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也带动了紧密型医联体协同发展。医院牵头推进紧密型医联体总额预算管理试点,通过一体化医保质量管理,优化分级诊疗流程,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医院、社区服务规模双增长,质量效率双提升,医疗成本双下降,切实解决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丁院长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耕精益化管理实践,以质量管理赋能医院发展,努力实现建设高水平医院,为推动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
航天中心医院院长
丁明超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总执行长助理聂广孟副研究员做了BJ-GBI管理经验分享,从构建质量评价体系、药品管理、耗材管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医保综合质量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清华长庚医院的经验。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总执行长助理、副研究员
聂广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保险处王茹处长分享了医院国谈药双通道落地实施的有关经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过梳理工作流程,完善管理方案,制度化基金监管等举措,使双通道顺利落地实行。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保险处处长
王 茹
延庆区医疗保障局尹文强局长介绍了药品集采落地管理工作的有关经验。他指出,药品集采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三医协同的关键抓手,有利于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负担,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患者、医保、医疗机构的共赢。基层要积极配合政策落实,做好质量监管,走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延庆区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尹文强
继往开来,扬帆远航。
北京医保协会成立以来,会员规模持续扩大,引领效应不断增强。协会将继续把握医保改革方向,聚焦提质增效核心要求,针对民生健康迫切需要,深化医保政策理论研究与学术成果转化;着力强化政企医三方协同平台效能,通过创新沟通机制促进信息互通,助力三医协同发展,推动首都医疗保障机制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主办:北京市医疗保障局 承办: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244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194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19007290号-1